1428 势不可挡-《赛点》
第(2/3)页
时速183公里的发球,中规中矩。
纳达尔的双手反拍顶了一拍,用手肘顶住身体,依靠转体动作完成小范围内的挥拍,简洁而快速地推回去。
直线。
直来直往。
高文的发球就是瞄准t点出击,纳达尔的回球也同样瞄准底线中点回来,一来一回呈现出一条笔直的直线。
纳达尔试图通过底线深区的回球限制高文的进攻,这也是高文在接发球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战术。
但这次,高文的发球落点出色,以至于纳达尔没有太多调整空间,回发球的落点控制欠缺些许。
落点,距离底线还有大半步。
高文的挥拍动作,并没有被挤压到,整个人引拍、转体、出手的动作非常干脆,正手直接出击——
直线。
还是直线。
从高文一侧的底线中点,瞄准纳达尔一侧的底线中点击球。
基本就是点对点。
而且,高文的准备更好充分,深区压得非常到位。
压线!
赫!
伴随着现场一片涌动的惊呼声,高文的击球成功压在底线之上,准确无误,几乎相当于靶心水准。
又重又深,又沉又转。
高文成功压制住了纳达尔,但是,真的是如此吗?
纳达尔一个侧身,侧到正手位,左手就已经快速起拍,面对脚底的反弹球,他已经做好万全准备——
在今天的比赛里,高文屡屡通过底线深区的脚边反弹球来限制纳达尔的进攻,纳达尔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,并且一直通过不同方式来化解困境。
上一拍的反手小球,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其中一种策略;而这一次,纳达尔又再次改变战术。
提拉、绕头、纳式上旋。
网球,高高扬起,过网高度应该在四米到五米左右;强烈旋转将所有阳光卷起来,模糊为一团光晕。
然后,下坠、重击。
直线。
又又又是直线。
连续第三拍,两位球员在点对点的位置通过不同的击球手法施加压力,看似没有变化的击球线路却将强强碰撞的对抗强度缓缓提升,神经完全紧绷。
深、重、转。
这就是纳达尔绕头上旋的典型特性,在罗兰-加洛斯更是得到完美展示,尽管纳达尔没有追求压线效果,但落点够深,旋转直接朝着高文的脸孔旋转靠近,近身压迫的挤压感层层叠叠地扑面而来。
呃啊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