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早作准备-《奉系1927》
第(3/3)页
4组:下辖一名狙击手、两名步兵,装备m-1d型半自动狙击步枪一支(配备2.5倍瞄准镜)、9毫米苏制ppd-38冲锋枪两支(配用70发圆形弹鼓)、9毫米托卡列夫tt30手枪三支
每名步兵携带四个70发圆形弹鼓、1支俄制**、2枚德制m24木柄手雷、6枚苏制f-1卵形手雷、7个8发9x19毫米手枪弹夹;机枪手携带7个30发弹夹/3个75发弹鼓、5个8发9x19毫米手枪弹夹;弹药手/掷弹兵携带7个25发弧形弹夹、4个75发弹鼓、6枚苏制f-1卵形手雷、50毫米杀伤榴弹/高爆弹若干。
整个13人的步兵班共计装备9支冲锋枪、1挺通用机枪、1挺轻机枪、4具单兵火箭筒(一次性)、13支手枪和1具掷弹筒、一支半自动狙击步枪,一水的自动武器直瞄和曲射火力俱全!算上战士由步兵帮忙携带的额外弹药,一个步兵班的火力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。脱胎于后世美帝陆战队的班组编制,在确保了作战灵活性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的将组合式的单兵火力发挥到了最大!
不比高富帅的海军,长久以来日本陆军一直是穷**丝一样的苦逼存在。昭和初年的糟糕经济环境下,逼得日本陆军不得不节约每一分钱。堪称吞金兽的装甲力量,在这一时期自然是鲜有问津,草草的从法国进口了一批二手雷诺后就没了音讯。再加上“蝗军无敌”的思想作祟,首批的日本干涉军中出现装甲车辆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。也相应的,配发到特勤手里的铁拳火箭筒(就一根无缝钢管和空心药罩的事情,1944年出现,但技术含量很低)和借驴下坡的将战斗部换成了高爆弹。用威力稍小、但相对稳定的**,替换了原型上的**,对工艺和药罩方面的处理也做了相应的简化。改进后的火箭筒成本更低、安全系数更高,成本却更加的低廉。后勤部的那位技术宅已经眼巴巴的等着试用报告了,琢磨着战后是不是大规模生产一下,作为制式装备配发下去,增强一下单兵的反坦克能力和直瞄火力。
“长官,核对完毕,炸药、手雷、子弹和枪械数目无误!”等停放在仓库里的卡车都被卸空后,一名腋下架着文件夹的年轻人大步上前,立正敬礼。
在他的身后,数量可观的作战物资被封存在一个个长方形的板条箱内,里面塞满了稻草或者木屑。墨绿色的箱子上打着铅封,一串模白色的简体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清晰可辨,包装简单而又粗暴。蓝兰越过手下高大的身姿,拂了拂角落里工工整整码放在一起的木箱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“注意警戒,派遣专人二十四小时轮班看守!所有人分散住下,抓紧时间休息,把咱们带来的电台拆开,准备组装架设!”
“是,长官!”
第(3/3)页